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6
0
生成式 AI

當 AI 成為我的同事:30 天工作觀察系列 第 6

D6 | 資料怎麼從 DB 到前端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今日氛圍
一整天都在撞牆,感覺資料就是卡在某個地方不動,但最後那一瞬間它終於出現在前端時,心情像煙火一樣炸開。

才剛把資料倒進去,就迫不及待想看看它在前端會長什麼樣子。
上一版因為後端是 Google Sheet,只要 GAS 的邏輯設好,資料幾乎可以秒串。但這次要走 DB → API → FE,雖然概念很清楚,卻完全不是想像中「plug & play」那麼簡單。

最大的不同是:GAS 我比較熟,Cursor + DB + API 還是新環境。
我發現就算請 Cursor 幫我寫,指示不夠明確的話,它也沒辦法自動幫我補齊。API 像是一個插頭,插頭要怎麼設計、怎麼跟資料庫對應,都要我先想清楚再交給它。

更妙的是:API 寫好還不算完成,還要記得把前端和後端都啟動,兩邊的機器真的開始對話,資料才會「上桌」。這一步完全像在幫兩位新同事開機,不然他們就只是安靜地坐在那邊不動。

今天雖然在「資料怎麼就是跑不出來」的撞牆裡待了好一陣子,但當第一筆資料真的順利顯示在前端時,那種「終於搬到新家插上電源看到燈亮起來」的喜悅真的很爽!

AI 同事們今天的分工:

Mongo:資料已經放好了,等著被叫用。

API 插頭哥:今天最忙,要設計正確的插槽,才能把資料輸出。

Cursor 小幫手:幫我把程式碼拼裝好,但需要我給對方向。

前端小美:一開始空白,直到 API 把資料送來,才終於展現出模樣。

Day 6,第一筆資料,正式亮相 🎉
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upload/images/20250919/20169189zbr5yeSbug.png
今日反思
資料搬家不是 plug & play,API 才是溝通橋樑。以前依靠 GAS 規則就能快速串接,但現在換到 DB + API + 前端,必須自己先想清楚資料怎麼傳,AI 同事才能幫忙正確組裝。還有,程式碼寫好不等於完成,要記得「開機」讓前後端真正跑起來。


上一篇
Day 5|資料搬家中
系列文
當 AI 成為我的同事:30 天工作觀察6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